希苑學堂

不二價大流行

希苑一直都是採不二價銷售,一開始許多客人無法接受,畢竟這麼大金額的物件,一定會期待價格上能得到更優惠、買在最便宜,在過去因為銷售價格不透明,總讓買家永遠覺得銷售人員都還會留一手!也無法肯定自己是否買在最優惠的價格上,只好一來一往的多次的議價,最後忘了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的價值

所以希苑花了非常多心力在向來客說明–不二價的好處:

1.更專注於產品本身,不花太多時間與精力談價格。

2.降低在議價過程中,彼此產生不信任感。

3.單一價位,保證與同時期購戶買到相同的價格。

4.即便買方沒有議價的經驗,也無須擔心買貴了 。

許多人在購屋的最後階段在意的就是:還能殺價多少?

大多人會採取家人朋友的建議或網路上選擇一個合理的話來當作殺價模式,但高達八成的買方對於定價與開價的理解程度並不高。

不二價與開價的思維邏輯應該是這樣;

資訊越公開,成交資料越透明,越要多做功課,過去是連基本建案訊息都很難得手,想知道建案詳情必須跑一趟賣方現場,而現在人人都可從網路上收集可了解區域的行情,又有甚麼價可殺呢?

相反資訊越模糊,成交資料越神秘,無法透過任何方式來認識房價,一切不明朗時,就應該要大殺特殺,從對方的反應來慢慢斡旋到最接近的底價。

市面上普遍常見的個案開價或價格折扣模式;

1.折數:首次開價打幾折,欲購買在打底折。

2.折價:首次每坪折多少,欲購買在折零頭。

3.公定:開價全統一折扣多少就是成交價錢。

4.不議:不折也不開價,一律全戶是不二價。

折數有95折、9折、85折、8折、78折、75折。

折價有每坪5千、1萬、1萬5、2萬、2萬5等。

有分初次看屋折扣後再議,都是留下最後締結空間所設。

沒有這分別就代表賣方無意願走這程序–>交易一律透明化

在早期資訊不對等的時代,賣家可以隻手遮天,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買方,祭出不同的銷售話術,從一來一網的議價過程中賺取所謂的「溢價」,這也就是許多買方吃虧的地方。

舉個例子;A屋主在一進一退的攻防戰中成功的殺了30萬的房價,簽約當下沾沾自喜,覺得自身殺價功力一流,結果搬進去住以後,跟B鄰居聊天,發現對方買得比自己晚,還比自己多殺了20萬的房價,買房到入住的喜悅都沒了,還對當初的銷售恨得牙癢癢,嚴重的話還可能像一根刺卡在喉嚨裡,每次想到都不舒服。以上的情況在資訊不透明的時代,買得比鄰居還要貴或是明顯價格高出許多,此情況比比皆是。

而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2.0的上路,也促使了整個房地產業漸漸走向不二價,原因為何?
2.0新制上路五大變革中的其中兩項:

1.成交後30天內須申報成交價

2.成交案件地號與門牌完整揭露

這表示最快1~2個月後即可揭露實價,買方直接上網就可一覽所有成交戶別的價格,也能夠查詢到案子的銷售狀況,既然如此,業者設定開價與底價又有甚麼意義呢?

不動產市場交易透明化,打擊有心人士的投機空間,也阻礙了資訊落差所產生的利益及可以操作的售價彈性,這無疑都是在為使買方消費爭議率降低,所以乾脆全面不二價機制還比較單純快速也可降低售後發生問題的比例。

即便有許多證據指出不二價是未來的流行,一定還是有許多人對不二價存疑,但無論信不信,現況的政策與環境,真的不適合套用過去的議價的模式,浪費時間又不得好感,還不如直接點更受歡迎。

同時「殺價多半也是買方不想認同售價行情」而有的心理狀態與行為動機,若對整個不動產有豐富的經驗與認知,也不需要殺價,因為市場的成本或行情都瞭如指掌。就像銷售人員在買同業房子是一樣的道理,不需要花時間跟業務拉扯,因為什麼產品在什麼區域什麼品牌該賣什麼價格都一清二楚。

在這個公開交易、資訊透明的時代,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要如何多認識不動產與理解市場、應該要在乎的是自己需求購屋的本質與動機目的從自己作的功課去判斷產品而非聽信他人,預算足夠,產品地段品牌可以接受,房子很喜歡,價錢合理,買就對了。

希苑建設公司版權所有 © XiYuan Construc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