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苑學堂

吃米得吃米價

吃米得知米價 │ 消費邏輯

當一個可以被買賣與交易的商品,從被製作出來到運送到你手上的過程中,都有許多有形與無形、間接與直接的各種成本,而這些費用,都會被涵蓋在最後的售價中。

原物料要成本。

技術需要成本。

設備需要成本。

人事需要成本。

利息需要成本。

包裝需要成本。

通路需要成本。

行銷需要成本。

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明生消耗品,不在意多少價格的日常必需品,都有相關的製造費用,即使只有一元標價,依然有成本。

而其中又有各自協力的廠商來合作參與,當然他們也都有著自營的相關成本,沒有人會做賠錢的生意,每項工作都是為了賺錢,所以這也是一個龐大的金流樹狀圖。

既然如此,你所買的房子,怎麼可能沒有成本?又怎麼會是無本生意?不動產是經過複雜又大型的拼裝組合商品,建商與營造廠則是籌備與整合各下游的指揮發包單位。

試問,你會到便利商店買一瓶10元飲料,跟店員殺價嗎?

試問,你會到便利商店去罵他們都是無良的暴利商人嗎?

不會,因為金額很小,小到每個人都買得起,小到更本不會有人會去在意它的成本是多少,也不會想去理解它生產過程的開銷。

撇開不動產是否為一個可以被彈性操作、炒房、投資或投機的工具,建案最原始的基本售價,是可以被計算與估設出來的,因為那些環環相扣的建構成本,每個有經驗的同業都會算,所以最後售價有可能會低於總成本的累積嗎?有建商會賠錢來大放送給買方嗎?

興建一棟建物會經過哪些過程?

土地購買:地主賺取價差,政府賺取稅金。

規劃費用:建築師與設計師等細節的開銷。

大地工程:土方地質與挖掘等相關的發包。

基礎工程:大底興建與地下室基礎的費用。

鋼鐵水泥:最大宗比例的建築原物料成本。

結構工程:關於結構等施工的必要性支出。

土木工程:模板及泥作粗工等相關性施工。

圬工裝修:砌磚磁磚鋪磚等輔助性質工程。

門窗五金:建築物上的每個開口與五金類。

外牆施工:不同材質與設計的外牆施工法。

防水隔熱:軟性提升使用品質的必備施作。

水電消防:配管跑管與消防要求跟弱電類。

空調工程:預留套管及排水等相關性工程。

電梯工程:機坑機房車廂等電梯相關費用。

景觀工程:綠化與植栽或專用給排水成本。

附屬雜項:延伸性及其輔助但必要性工程。

建材配備:廚衛等住家所有基本設備材料。

公設裝潢:公領域空間所有裝潢施工成本。

整理清潔:工程結束後之收尾與清潔工程。

廣告行銷:用於銷售上相關的各種類支出。

人事人力:營運所必要的各部門人資費用。

時間成本:用於管理與利息或稅金等成本。

以上各項再延伸出去與之合作的無論是哪個單位或公司廠商,也都有自家產品類似製造過程的成本,所以建築物成了一個超大型的零件組合體,不管是有形的硬體還是無形的軟體或服務,都有著它必須該有的價格與相關利潤,所以想要房子賠錢賣,那非正常邏輯之事。

而吃米得該要知道那米價,買房也得要知道那房價,意思是你想要享受這樣的需求或產品,就得要付出該對應的代價,不要無理且任性地想佔盡各種便宜。

同時這也是種經濟金流,當消費者所購屋的房價流入建商或營造開發商手裡也同時養活了相關領域的人,更造就一個經濟循環的迴圈,所以景氣好時,活絡了一切,房市不好時,就有如血管阻塞像中風般的難過。

【每項中間過程所建構出來的耗資,也隨著時間過去與通膨在漲價,所以房價普遍難回頭,因這高額的基礎成本是不斷地在提升,能壓縮與調控的空間實在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何買方有必要以健康心態去正視了解成本問題,只有如此才能平衡消費時心中的疑慮,並不是所有你無法接受的價錢與行情都來自於炒作或暴利。】

本文修改自 丁丁大師 #丁丁的房產人生雜記

本圖片為本建案之建築團隊 #元根建築工房 之作品 #頂美

附上今年的新聞供大家參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915000969-260410?chdtv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501/GRIVL2TMLMG5I5M2GUZR7SOPIY/

丁丁大師的相關補充

下圖為2020/09/15 新聞內容

希苑建設公司版權所有 © XiYuan Construc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H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