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的結核病與1918年的大流感對建築風格有很深遠的影響,開放通透的空間應運而生,將設計重點放在空氣的流通與陽光的引進,而Covid-19的疫情不僅影響了全球,更讓大家重新檢視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築物開窗、自然通風的必要性,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這次的疫情不會只是一次性的事件,在目前高密度的人口及全球化的情況下,類似的情形也可能再度發生。
–
在各種管道的宣導下,大家也慢慢養成了進家門前先消毒、回家換掉外出服、鞋子盡量放門外等習慣,因此『外玄關』的設計,在疫情席捲下的日常特別重要,外玄關成了外部空間與內部住家的過度區域,讓回家的人可以在此先消毒、脫鞋、脫外套、收拆包裹,甚至可以設計成具有消毒功能的清潔室。
網路上流傳大家在陽台高歌歡唱的畫面頗為激勵人心,長時間被迫待在家裡的人們,在半戶之外的陽台與鄰居、與外界、與自然產生了不同的聯繫,若陽台上還有植栽或布置,那療癒的效果肯定更加顯著,在忙碌的下班之餘或睡到自然醒的假日午後,選擇和朋友相聚或與自己獨處,聽著放鬆的爵士樂,來杯黃金曼特寧或是在地的18天生啤,享受難得悠閒的時光。
「這個陽台可以在外推嗎?」「玄關可不可以直接拿掉?」這兩空間規劃,在尚未被疫情襲擊之前,因為”看似用途不大”,因此被消費者期待”越小越好”,總是希望室內空間可以越大越好,卻忘了這些半開放的室外空間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也能帶給家另一種生活體驗,還好,以上兩個空間一直都是希苑堅持的,不管是透天的拾穗亦或是大樓的四季,都看到它們在空間配置上有不小的坪數,而不像常見的平面配置流於一種形式,僅單純的標示出空間卻因為太小而不實用,希苑還給這兩個空間應該要有的尺度,讓兩者展現出完整的功能性,使用起來更舒適。
未來人們生活在家的時間變多,傳統的配置及格局是否還符合疫情後的生活方式?而消費者在住宅的挑選上,是否還適用於以前的觀點? 面對未來可能再發生類似的情況,正在看房的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本文章參考整理並改寫至台灣建築雜誌2021年5月刊